2010年春节聚会

赤橙黄绿青蓝紫,谁持彩练当空舞

— 旅比专业人士协会春节晚会侧记 曹培安

有一片故乡的云,聚了又散,散了又聚

有一群故乡的人,旅居西域,飘落四方

春节–中国人的大年,怎能不让海外的游子激动,怎能不激起他们的乡愁。

他们来自华夏的三秦大地,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,他们有着骄人的成就,他们从事着各种的专业:工程师、医生、科研专家、教授、音乐家、画家、企业家、记者、是他们身份的名片。他们正在改变着西方人看待海外华人过时的眼光。

今天,为了一个节日,一个十三亿人的共同节日,欢聚一堂,放歌四海、各献才情。

当我们聆听“乌苏里船歌”,那点点白帆,仿佛随着歌声驶进了游子们心中的“港湾”。我们的“太阳”又将升起在明天的早晨。那歌声,浑厚高亢、声如洪钟、荡气回肠。

古琴声声漫,琵琶切切语,抚一曲春江花月夜,吟一首长河落日圆。“转轴拨弦三两声,未成曲调先有情”。纤纤细手拨动着琴弦,更拨动着游子们思乡的“心弦”

诗人说得好“乡愁— 是一枚邮票,我在这头,母亲在那头”。每逢佳节倍思亲,故乡的水,故乡的土,不分东西南北中。我看见五岁的琴童,坐上了琴凳,音符从他的小胖手下流出。我看见六岁男孩高举手电,为他的母亲掌灯、加油!

我看见七岁的幼儿,用那稚嫩的童声,朗诵着华夏的文章。我看见,朗诵者中,还有位中西结合的混血娃。

我看见十二岁的少年,神情专注地吹奏竖笛《今夜有爱》,为他伴奏的则是十三岁的钢琴家和十六岁的吉他手。

我看见十七岁的少女手握相机站在高处,抢拍着个个生动的镜头。我看见二十多岁的青春男女,有的跳起了青春的舞蹈,有的干着后勤的工作。

他们个个多才多艺,个个品学兼优。他们是炎黄子孙的下一代,他们是华夏文明的承传者。

循着古筝声,但见白衣女,一个弓步,一个马步,一袭白衣,一束黑发,反掌沉肘,

形随意走,刚柔相济,阴阳两极。如行云流水,似滴水穿石。行拳者,神闲气定,看拳者,击掌叫好。中华国粹,太极形意。这—就是我们的文化!

掌声起,笑声浓,山东快书说起来,时而山东味,时而河南腔,逗乐打趣捧腹笑,朗里格朗,朗里格朗,人说山东出大汉,说唱者却是个不高,左看看,右看看,原来是个“山寨版”,幽默风趣赛原版。浪里格朗,朗里格朗…..

笑声过后,莫忘国耻,居安思危,警钟长鸣。一首岳飞词,千年民族魂。

“将军金甲夜不脱,半夜军行戈相拨”。壮士报国朝天阙,功名成就视粪土。

谁是民族脊梁?谁的国魂永存?请君倾听—-《满江红》

除了工作,还有家庭。除了丈夫,还有孩子。你看那:白衣黑裙、红绿围脖,略施粉黛,妩媚万千。她们是阴霾天气中的一缕阳光,他们是丈夫心中永恒的太阳。“半个月亮爬上来,康定城里月弯弯,太阳月亮相辉映,照的姐妹心头亮”。

常言道:三个女人一台戏,今夜舞台令人奇。智慧过人的阿庆嫂,草包一个胡司令,阴险狡猾的刁德一,你一句来我一句,斗智斗勇难分晓。

看那,“阿庆嫂”甩袖、举指、一招一式、花旦唱功,令人称奇。

看那,“胡司令”调低音厚,一腔老生,气韵绵长,京味隽永。

看那,“刁德一”阴沉狡黠,疑神疑鬼,惜字如金,话中有话。

我看见……我听见…….,

这是一个温馨而热闹的晚会,这里有着感人的氛围,也有着绽放的激情。

多少才子佳人,多少安康之家,欢聚一堂,尽情放歌。

这是一片故乡的云、这是一群故乡的人,

难忘今宵夜,聚也难忘,散也难忘—-

今宵永难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