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手: 法德山水四日游后 (于闽梅)
山水之美,或在于已心,或在于外物。
四天虽短,然我心既欣悦于外物之美,
复乐于交流之融洽,所得者甚多,特为记。
一.出发
我们坐得满满一车。其实出发前,我只认识根特大学来的三个人。早上六点二十分,杨赛准时等在我楼下,然后我们就近去等公交车。闲聊时,我们尚在叹息比利时青年咋一到周末就喝这么多酒,黎明时才这样不雅地从酒吧出来,要是在中国会被父母骂死等等。聊了约十分钟左右,才发现一个重要事实:当天是耶稣升天节,公交汽车并不是按正常班次来的。
于是我们拖着行李箱开始狂奔,幸好,还准时赶到。豪华大巴先后在根特、布鲁塞尔、鲁文三个地方的停车点,集合人员共60人。
大家好不容易凑齐后,我才意识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,而是一次有“组织”的联谊旅行。在鲁文上车点,来了个ACPB的主席,上车看望了大家,并讲了话,再三叮嘱我们要玩得开心,游得安全等等。之后,豪华大巴才真正起程,首先进行的是自我介绍,从“理事”们开始,我们都进行了或详细至微,或简单明了的自我介绍。经过这一大轮,基本混了一个脸熟。
二.独游之体验
旅行之意义,既在于群体,又在于独自。在行程到达小城吕德斯海姆的那一天(第四天),领队大梁宣布自由活动以后,我有意避开大家,没有随大部队进城探街寻幽,而在确定了可以及时返回的前提下,独自一人,登上了一条游船,享受独游之美。莱茵河静静流淌,古堡无言驻立,见证着西方独有的历史与文化。
游船上由于缺少我们这样的大团队,显得非常清静,有一段行程整个二层甲板上仅我一个人,我喝着老板娘推荐的红葡萄酒,看着莱茵河沿岸的古堡和葡萄林,深感山水田园之美固肇始于我国,但如今工业化、全球化已经把我的祖国之大小河流污染殆尽,甚至包括母亲河长江与黄河。而反观他国之山水保护,实感真正的山水田园生活,现在也许只有在欧洲还可以找到。每思及此,实则痛心怅然。游艇靠岸以后,我马上赶到规定的上车点。这时,离规定的时间还有几分钟,见到已经守候在那里的王仲彬理事,我立即“坦白”了自己的独游经历。他并没有严厉批评我,只是提醒说到,即使是自由活动时间,也要结伴同行,还必须与联谊小组打个招呼才行。对此,我深以为然。毕竟,我们身在异国他乡,平安至为重要啊!
三.三家酒店之比较
第一家(Mercure Strasbourg Sud):早餐最好吃。有浴缸,有烧开水壶,早餐不错,酒店外面还有免费的游泳池,而且还有免费的wifi接入(另二家都没有,或者是收费的)。柜子里有床毛毯,可以加。但用餐环境较挤,房间也是最小的,且离市中心太远(12公里),用餐不便。
第二家(Holiday Inn Express Singen,辛根):在市中心,用餐方便,走廊上有一个大蓝子,可以自己加被子,但没有浴缸,早餐三家宾馆中最差的,但我还挺喜欢,鸡蛋不限量,我吃了三个。
第三家(Park Inn Heppenheim):房间最大,床也最大,在小镇中心,用餐方便,有山景,有浴缸,早餐最丰盛,我喝到了非常满意的、品质较高的红茶。但酒店房间没有烧开水壶,我背了一路的电烧水壶,终于派上用场。不过,没有可以加的被子,好在第三晚也比较热了。
四.打动我的老歌
本来长途汽车旅行,除了可以隔着窗子看风景外,大多时间是沉闷的。但我们这次却非常丰富。这是因为我们的“领导”——几个理事等配合得非常好。如大梁专门负责摄影和介绍当地文化景观等概况;徐志安理事在紧急时候,“毅然”先垫钱凑成集体票让大家节约了开支,更节省了等候时间;听了张晶理事关于OMEGA的介绍之后,我在这次旅行后,每天都有意吃点豆制品或鱼来保证身体健康。尤其是王仲彬理事,他的自嘲、诙谐和讽刺,达到相当高的“水平”,这让我们的旅途充满了笑声。他注意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,使得我们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联谊旅游的“大家庭”。
这次最为特别的感受,就是大家各自的“才艺”展示。文科与理工科齐上,正如梁耀宗先生“游后赋诗”中所谓的“群贤汇至/卓才咸集/皆是华夏精英/一时俊杰”。我学到了许多生活和科技方面的知识。
来自阳光合唱团的几个团员,或独唱,或合唱一些老歌甚至“红歌”时,我突然真切地感受到“中国心”。那种只有远离母亲才能体会到的一种真爱,一种超越了年龄的纯粹的精神之美。她们的歌唱,在听众这里,浮现出来的是纯粹的中国文化与文明。她们带给我的感动很多,有一刹那,我甚至感觉眼角都湿润起来,其实我听到的不过是“我和我的祖国”、“在北京的金山上”、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”等老歌,自己偷偷地拭去眼角的泪。为什么有这么感动呢?我想,可能是她们都是真正用心灵在歌唱吧。旅行回来后,六月三日那一天,虽然风狂雨横,我仍然前往布鲁塞尔,去聆听她们的歌唱,并成为了阳光合唱团的铁杆粉丝。
五.人文:席勒
我在旅行即将结束的小结陈词之中,提到了路德维希堡与席勒的关系。这是我们这次行程中最触动我文学情怀的一个小城。虽然我们的主要时间是参观宫殿和花园,没有多余时间,去到这个小城的席勒雕像下面缅怀一番,但我还是愿意补充介绍一些有关的文学资料。
1766至1773年,约翰·克里斯托弗·弗里德里·席勒(1759-1805),在路德维希堡度过了自己童年生活中重要的六年。1793年至1794年间,他再次回到路德维希堡看望父母,并生活了六个月。2005年,这个小城以“席勒城”为它的另一个名字展开了许多纪念席勒的活动,其中包括上演他的代表剧作《强盗》和《阴谋与爱情》。
席勒在《强盗》第二版的剧本的扉页上写道:“打倒暴君!”并引用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特斯(公元前460-377)的话,“药不能治者,以铁治之;铁不能治者,以火治之。”恩格斯很看重这个戏剧。而在更有名的戏剧《阴谋与爱情》中,席勒借女主人公露易丝之口高呼,“等级的限制都要倒塌,阶级的可恨的皮壳都要破裂,人都是人!”这些台词都被看成西方民主的先声。这两个剧本于法国大革命期间都曾在巴黎演出过。
六.美景
黑森林和莱茵河真是让我们“惊艳”!这次旅行,临时增加游览的海德堡等古代文化发达之地,也美得象莱茵河旁的明珠。莱茵河就像是一串德国项链,而这些美丽的小城市就是镶嵌其间的一颗颗珍珠。游览了莱茵河上的那些古堡,才能理解欧洲童话里的那些王子公主。想象着某座山头的城堡里都曾住过一位古代的王子或公主,以及曾经发生过的美妙故事。或许他们还立于古堡中,俯瞰着我们,光影随着莱茵河流动……最后,借用梁先生的诗总结如下(改动了几处借以为我抒情,请梁耀宗先生见谅):
“登片岩山骋怀极目
临博登湖泛舟弄波
顾莱茵碧水,城堡对峙,无言北逝
观府第白云,雕楼屹立,见证风流”
(于闽梅写于2012-6-5,根特大学伊莎贝拉楼71号)